close

指定導讀-跟著大師看建築

總有一天要去看的77個時代奇想

 

作者: 鈴木博之、藤森照信、隈研吾、松葉一清、山盛英司

出版社:天下文化
出版日期:2009年7月3日

 

內容大綱:

    本書中,介紹了七十七個世界各地的重要建築,它們每一個,都為時代寫下了驚奇。書中所介紹的建築曾經解決社會困境、帶動城市發展、見證時代起落,它們是巨匠的傑作、先人的智慧,或素人的狂想。作者用最親切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片,帶你領略意想不到的豐富世界!  

    書中的有些建築,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,如雪梨歌劇院、巴塞隆納聖家堂、華盛頓紀念碑、新凱旋門……但卻不知道建築背後的故事、建築所代表的意義。  

    有些建築,其建築者的創意、建造者的意志,如巨岩上的教堂、呈完美拋物狀曲線的拱形紀念碑、屋頂上開著一排花的小屋……,但每個看來讓人意想不到的建築,其實可能是建築師解決問題的方法,或者代表一個時代、地域的思維。 

書中的建築物分為七大類:

一、偶而甚至會讓周圍風景扭曲、改變的奇景、奇觀:  

Seattle Central Library西雅圖中央圖書館0025.jpg  

圖一: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

 

案例所在地: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第四大道

完成年:2004年

建築師:庫哈斯  Rem Koolhaas

 

西雅圖是個有許多斜坡的立體城市,而西雅圖中央圖書館位於市中心,是一幢由11層(56米高)的玻璃和鋼鐵組成的建築。該館在2004年5月24日開放給公眾使用。這個34000平方米的公共圖書館容納約145萬書籍和其他資料,其中包括超過400台電腦向公眾開放,另設有一個地下公共停車場。圖書館有一個獨特和突出的外觀,構成若干分立「浮動平台」,就像置身在一個大的蜘蛛網。

將道路、斜坡、廣場等都市機能都包含在內的巨大建築,是二十世紀建築建築界的最大發明,而西雅圖圖書館的設計計劃中以涵蓋了都市的雜亂與活力,才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式的建築。再過去,公共建築被稱為「箱子」,封閉的箱子。而庫哈斯便是標榜公共建築應該對都市開放、與都市融合一體的。因而將圖書館的厚牆換成透明玻璃,利用玻璃將自由的都市空間完整的包裹起來。

 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勒波昂沃來的教堂: http://www.otlepuyenvelay.fr

l   愛丁堡民族紀念碑: http://www.edinburgh.gov.uk

l   西雅圖中央圖書館: http://www.spl.org

l   名護市政府: http://www.zoz.co.jp

l   坎皮多里奧廣場

l   卡爾馬克思大院: http://www.azw.at

l   馬雷貝爾尼耶村的茅草屋頂: http://www.pnr-seinenormande.com

l   維雷特公園: http://www.villette.com/us/mainprog.htm

l   雪鐵龍公園: http://www.jardins.paris.fr

l   塔普倫寺

l   笠森觀音: http://www.net-tendai.jp/s/kasamoriji.html

二、意圖成為都市裡奇異象徵的奇塔、奇門:   

Sagrada Familia聖家堂

 408468603_bec2dbfe03.jpg  

圖二:聖家堂、

案例所在地: 巴塞隆納市瑪悠卡大街401

施工年:1882年

建築師:高第 Antoni Gaudi Cornet

 

聖家堂Sagrada Familia,即聖家),是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一座著名的天主教教堂。該教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,因為是贖罪教堂,資金的來源主要靠捐款,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,所以至今還未完工,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還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。

該教堂的建築屬於西班牙「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」Catalan Modernisme(屬於新藝術運動)建築,1882年動工,經由一些事故後,才由年僅31歲的安東尼·高第接手。

高第接手後,聖壇地下室已在建造中,無法修改設計圖,然後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,將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建築。這個教堂的設計帶有強烈的自然色彩,高第以很多動植物的形態為藍本來設計教堂,更以《聖經》中的各個場景在整個建築中如同圖畫一樣逐幅展現,使這個教堂成為每個來訪者都可以讀到的一本天主教教義問答書。

 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英國皇家植物園的寶塔: http://www.kew.org

l   普拉特的大摩天輪: http://www.wienerriesenad.com

l   聖家堂: http://www.sagradafamilia

l   戰勝紀念塔: http://www.doitsu.com/berlin

l   大都市軸: http://www.danikaravan.com

l   新凱旋門: http://www.ladefense.fr

l   華盛頓紀念碑: http://www.nps.gov/wamo

l   聖路易大拱門: http://www.gatawayarch.com

l   太陽之塔: http://www.taromuseum.jp

l   通天閣: http://www.shinsekai.ne.jp

l   武雄溫泉 樓門、新館浴場: http://www.takeo-kk.net

 

三、造型極端不可思議的奇態 

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

 214124744_253b766ecc_o-Flickr-Anrew-Jaffe-small.jpg 

圖三:畢爾包美術館

案例所在地: 西班牙畢爾包市阿班多爾巴拿

完成年:1997年

建築師:蓋瑞 Frank Owen Gehry

    畢爾包市之所以會有此棟建築,是因為鋼鐵小鎮畢爾包的經濟,從1980年開始急速衰退,當務之急就是尋找代替的新興產業,他們發現文化就是這項產業,因而興建了此座美術館。其美術館中庭高達十五公尺,蓋瑞以中庭的手法來串連三層樓的展示藝廊,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具前衛,空間更宏偉;船型藝廊的長度達130公尺,寬有80公尺,空間內一無柱子阻隔,而外牆則採用了鈦金屬板,證明蓋瑞有心利用現代科技,創作一幢「前無古人」的美術館。整個美術館的中庭就像花蕊,參差高低不一的藝廊就似花瓣般向外盛開,廣場上以鮮花塑造出的「巨犬」作品與美術館相輝互映,蓋瑞為畢爾包塑造了出眾的地標。

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雪梨歌劇院: http://www.sydneyoperahouse.com

l   廊香教堂: http://www.chapellederonchamp.fr

l   皇太子妃門地下鐵出入口: http://www.geocities.com/hectorguimard

l   阿布拉克薩宮

l  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: http://www.guggenheim-bibao.es

l   梅爾拜克公園

l   梅尼可夫宅邸

l   莊臣公司總部: http://www.franklloydwright.org

l   熨斗大廈: http://www.nyc-architecture.com

l   碉樓: http://www.kaipingdiaolou.com

l   泥造清真寺: http://www.ovpm.org/index.php

四、提出知識性鑽研的奇智

Tate Modern泰德現代美術館

800px-Tate_modern_london_2001_02.jpg  

圖四: 泰德現代美術館

案例所在地: 英國倫敦市班克賽徳

完成年:2000年

建築師:梅隆Pierre de Meuron 、赫爾佐格 Jacques Herzog

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泰德新館,是這兩年歐洲最熱門的當代藝術中心。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見到這座由發電廠改建的美術館,第一眼的印象就是「大」,且 大到令人無法想像的地步,巨型的煙囪高塔,原本是工廠區的地標,猶如工業時代的歌德式大教堂般。這兩位年輕瑞士籍的建築師,以簡潔、精確的空間概念在眾多世界級的建築師事務所中脫穎而出贏得競圖。據說,他們的作風是所有競圖的計畫中最自我節制,根本沒有更動建築物的外貌。內部的空間設計一方面尊重歷史,保留了象徵工業美學的工廠內部結構,一方面以改造新的「材料」和「光」來製造未來感。而美術館頂樓特殊的長廊,在夜間打光時,可以說是一座都市裡的「藝術發電廠」。泰晤士河南岸建立美術館,讓荒廢的廠房在舊社區重生。所以泰德現代 館雖然沒有太戲劇性的建築結構,卻贏得藝術界的掌聲

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聖許畢斯教堂: http://www.paroisse-saint-sulpice.org

l   萬神殿與傅柯擺: http://www.sci-museum.kite.osaka.jp/~yoshiya//foucault

l   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: http://www.oum.ox.ac.uk

l   西昂宅底的大溫室: http://www.syonpark.co.uk

l   泰德現代美術館 http://www.tate.org.uk/modern/

l   大英博物館中庭: http://www.thedritishmuseum.ac.uk

l   奧地利國立圖書館: http://www.onb.ac.at

l   柏林猶太博物館: http://www.juedisckes-museumberlin.de

l   修道院美術館: http://www.metmuseum.org

l   烏茲塔克音樂廳: http://www.maverickconerts.org

l   屏山書院: http://www.andong.go.kr

五、讓人驚訝「竟然能如此徹底展現自我風格」的風雅

La Palais ideal Ferdinand Cheval 郵差夏瓦勒的理想宮

 1448279185_7cce9d4a52.jpg

圖五: 理想宮 

案例所在地: 法國德龍省奧特利芙村

完成年:1912年

建築師: 夏瓦勒Joseph-Ferdinand  Cheval

 

    Joseph-Ferdinand  Cheval1836年出生於法國小鎮為一名郵差,「這份工作,終身都要在相同地域打轉,在這之間我們能做什麼呢?要是我的話,我想在這之間建立一個自己夢想中的童話皇宮」在這樣的想法之下,他找到了一塊適合的空地,每天在工作時,只要經過這裡,必拿石頭或運送一點沙礫,開始建立他的童話夢想。這一步開始,夏瓦先生總共花了三十三年,在1912年,完成了高10米,長26米,寬14M,佔地1000平方米(約三百多坪)的童話「理想宮」.不假他人之手,一砂一石一字一雕刻,全都夏瓦先生自己來。

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郵差夏瓦勒的理想宮: http://www.aricie.fr/facteur-cheval

l   梅尼爾巧克力舊廠: http://www.perso.wanadoo.fr/pone.lateb/index.html

l   喬弗洛瓦拱廊街: http://www.parisinconnu.com

l   錫釉陶大樓

l   索恩爵士博物館: http://www.soane.org

l   樹屋: http://www.pitchfordestate.com

l   紅堡: http://www.castellcoch.info

l   華茲塔: http://www.kcet.org/lifeandtimes/arts

l   赫氏城堡: http://www.hearstcastle.com

l   兒島虎次朗宅邸茶室: http://www.ohara.or.jp

l   耕三寺: http://www.kousanji.or.jp

 

六、表現宗教信仰力量的   神奇 

Cathedral of St.Basil 聖西瓦里教堂 

st-basils-cathedral.jpg  

圖六: 聖西瓦里教堂

案例所在地: 俄羅斯莫斯科市紅場

完成年:1561年

建築師: 巴爾瑪Barna Postnic、雅可夫列夫Postnik Yakovlev

聖瓦里西大教堂(Cathedral of St.Basil)不是莫斯科最重要教堂,但卻是最美麗、最童話的教堂。位於紅場南面、幾乎已是莫斯科代表建築的聖瓦里西大教堂,
聖瓦里西大教堂建於1555年到1560年間,總共結合了9座教堂,以一座主要高塔為主、外加8顆彩色洋蔥頭,整個內部以迂迴道路相串連。教堂主要由伊凡大帝所建,8顆洋蔥頭,代表了當年與喀山韃靼軍隊的8天血戰,亦有一說這是代表了8場大戰 役。據說,為了讓這座教堂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美麗教堂,教堂落成後,恐怖伊凡立即下令挖去義大利建築師Barna Postnic雙眼,以防他再建出類似或超越的作品。

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聖西瓦里教堂: http://www.museum.ru/m338

l   基日島的教堂: http://www.kizhi.karelia.ru

l   聖天使堡: http://www.castelsantangelo.com

l   高爾的木造教堂: http://www.norskfolkemuseum.no

l   聖米歇爾教堂: http://www.ljubljana.si

l   柏克萊基督科學派第一教堂: http://www.1stchurchberkeley.org

l   發殿大教堂

l   昌德宮: http://www.cdg.go.kr

l   首里城正殿與玉陵: http://www.shurijo.com

l   御鹽殿的天地根元造: http://www.isejingu.or.jp/shosai

 

七、對既定觀念做出思想犯式背叛的新奇、叛奇 

Rietveld Schröderhuis施洛德住宅

rietveld.jpg 

 

圖七: 施洛德住宅

案例所在地: 荷蘭烏特勒支

完成年:1924年

建築師: 里特維爾德 Gerrit Rietveld

 

里特維爾德的施洛德住宅

建築物的是被設計為最好沒有牆壁的住宅。該住宅是「荷蘭風格派運動」(De Stijl)建築的最為知名的樣例之一,大概也是唯一正宗的荷蘭風格派運動建築物。里特維爾德的施洛德住宅在內部和外部都是對其之前的所有建築學(architecture)的根本性顛覆。 這個雙層住宅建在一排連棟房屋(terraced houses)末端,但它並不試圖與其相鄰的建築物相聯繫。建築的立面(facade)是平面和線條的拼貼,其構件有目的地相互遠離,看起來像相互滑過。這使若干露台成為可能。像里特維爾德的紅藍椅(Red and Blue Chair)一樣,每個構件都有其自己的形式,位置和顏色。顏色被選作加強立面的可塑性;表面為白色而陰影為灰色,黑色的窗戶和門框,以及一些在原色中的線性元素。

其他案例連結:

l   愛因斯坦塔: http://www.aip.de/einsteinturm

l   奧林匹克體育場: http://www.olympiastadionberlin.de

l   德國國會大廈: http://www.reichstag.de

l   索尼中心: http://www.sony.co.jp/sonylnfo/berlin/index-jhtml

l   奧地利郵政儲蓄銀行: http://www.ottowagner.com

l  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: http://www.secession.at/index.html

l   洛斯大樓: http://www.adolfloos.at

l   施洛德住宅: http://www.centraalmuseum.nl

 

心得:

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,紀錄的作者所看過的每棟建築物的感受,說明當時的主要建築風潮與每個建築物形成的時空背景,及每棟建築物的特色,使讀者能立即體會到建築物的魅力。雖然每個案立指有兩頁的版面,照片也不夠說明整體建物的外觀及內容,但每個案例都會附上連結網址,給想進一步了解的讀者,能繼續深入的閱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si17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